2010/11/13

不經一事 不長一智—以小林滅村為例 (之三)


圖 四 小林土石流發生後不久所取得的低空斜攝航照 (齊柏林先生攝)



圖 五 小林土石流發生前的衛星影像 (Google Earth)


不經一事 不長一智—以小林滅村為例 (之三)


小林土石流發生後不久,齊柏林先生隨即開著小飛機,進行低空攝影,結果他得到如圖四的影像。在照片偏中間偏左的地方,有一個藍灰色、葫蘆形、表面平滑、稍微向著彎河(姑且稱為X河)的下游傾斜之地物,那是典型的堰塞湖影像。它的下方發現有一團深灰色、有如月弦的東西,正是滑體;該滑體首先攔擋了X河的流水,於水滿之後X河則自己沖出一條小水路來,色藍灰,與堰塞湖水的顏色相同。這個地滑對小林土石流的直進性可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;它阻擋了土石流向右轉彎,且斷掉土石流循著X河道排洩的趨勢,迫使土石流越過高點或節點(即圖五中的A點),直接衝向小林村。

我們接著要問,地滑是怎麼發生的。這就要看圖五這一張災前影像;其中CHC就是X河;F是一個順向坡,從影像上可以輕易的判斷,它曾經發生過順向坡滑動,因此第一次堵塞了X河;再看滑體的前鋒,到達了G的右側外緣,覆蓋到三角錐古土石流堆積扇的局部。而滑體的左邊坡因為比較陡,所以發生了逆滑動,因而形成H邊坡,使得X河第二次被堵塞。因為X河的順向坡滑動相對的頻繁,所以X河為了達到縱坡的平衡剖面,就會不斷的往下切深;結果就不斷的淘刷順向坡的坡腳;順向坡的坡腳一旦被淘空之後,就不斷的觸動順向坡滑動。這種程序週而復始,遂造成X河的右岸順向坡被一層一層的往下剝離。在小林土石流發生的過程當中,上述的作用即再度重現。圖四中深灰色的月弦形土堆即是順向坡的滑體。

不經一事 不長一智—以小林滅村為例 (之二)



圖 三 小林村土石流災前的衛星影像(Google Earth), 可見到流通段上的節點, 約位於影像中央, 在小林村後山三角錐的頂點






圖 二 小林村土石流停積後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(小林村位於楠梓仙溪古河岸, 即黃灰色陡崖之正下方)





要找小林土石流的源頭, 必須溯溪而上; 從圖二可以明顯的看出來, 小林土石流的發源地係位於獻肚山的地方(請見圖二及圖三). 在地形上略呈蕃薯葉或楓葉的三角狀淺盤, 位於影像中白雲的正下方兩公分處. 但問題是在流路的半途上出現了一個高點, 即節點, 它位於小林村後山的三角錐之頂點上. 理論上, 土石流應該順著節點左惻向外灣的河道往下游傾瀉才對, 它為什麼會爬上節點, 然後走直線而朝小林村的方向直沖?

土石流具有直進的特性, 也就是說在它行進的過程當中, 如果遇到阻礙, 如彎道, 河道的斷面縮小等之類的地形時, 它就會溢流越岸, 然後直直的向前沖. 但這是否就是唯一的原因? 其實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另有原因在. (待續)